黑眼圈不僅看起來疲態、沒精神,整個人看起來也會比實際年齡大上一輪,令人相當困擾。那黑眼圈該怎麼改善呢?一次看懂4大黑眼圈種類,針對成因輕鬆淡化黑眼圈!
目錄
黑眼圈是什麼?
黑眼圈又稱「瞼黶」,眼周的皮膚較薄並且許多血管,使得皮下血管相較於其他部位明顯,而其明顯程度與個人體質及眼周血液循環有關。
黑眼圈成因
- 先天遺傳
- 眼周水腫
- 長期熬夜
- 眼周肌膚凹陷
- 日曬色素沈澱
- 眼周乾燥、老化
- 用眼過度、眼壓過高
- 過度摩擦(揉眼睛、卸妝太用力)
- 濕疹、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等疾
黑眼圈類型
色素型黑眼圈:
主要形成原因是黑色素沉澱。例如,過度摩擦眼部下方的肌膚、長期暴露在陽光下,或眼周經常發炎等因素都導致黑眼圈的形成。
血管型黑眼圈:
與眼周血液循環不良有關。例如,失眠、大量的哭泣、過度使用眼睛,以及過敏性鼻炎都可能導致血管型黑眼圈的形成。
結構型黑眼圈:
與臉部結構和肌肉有關。例如,淚溝或者眼袋等情況會讓眼周出現陰影,從而產生視覺上的假性黑眼圈。
混合型黑眼圈:
黑眼圈可分為以上幾種類型,但由於現代人長時間用眼過度,或是生活作息不當,因此黑眼圈的現象更為普遍,成因也相對複雜。只要黑眼圈符合色素型、血管型或是結構型其中任兩種以上,就可歸類為混合型黑眼圈。
按摩紓緩黑眼圈
每晚睡前輕壓式的按摩眼周穴道,有助於促進眼周氣血循環與淋巴代謝,改善黑眼圈和水腫泡泡眼。切記,按摩穴道前可加上一些保濕或潤滑的產品,避免過度拉扯眼周肌膚而產生細紋唷!
- 睛明穴:位於目內眥,為眼頭起點的凹陷處,除了可舒緩黑眼圈、幫眼部減壓之外,還能提神醒腦、預防頭痛。
- 攢竹穴:位於眉毛起點的內側凹陷處,每日輕壓可降低眼睛疲勞,改善眼睛充血。
- 魚腰穴:位於眉毛中點,能舒緩眼部水腫、黑眼圈、疲勞和頭痛。
- 太陽穴:位於眉尾往後約一寸處,可緩解眼睛疲勞、頭痛、偏頭痛和頭痛等症狀,達到提神、醒腦的效果。
- 承泣穴:位於眼睛正下方,眼眶骨凹陷處,經常揉按,可使眼周血液循環順暢,預防眼睛疲勞和降低眼壓。
- 迎香穴:眼珠中心點向下,與鼻孔兩側約二分之一拇指寬的笑紋交叉處,可改善因鼻過敏、鼻塞或感冒所引起的黑眼圈。
- 鼻通穴:位於鼻翼軟骨和鼻甲的交界處,緩解由過敏或鼻炎造成的氣血循環受阻產生的黑眼圈。
改善黑眼圈的醫美療程
色素型黑眼圈
- 以減少色素沉澱與增生為主,降低摩擦眼周區域。
- 平時保養:使用維生素 A、C、或果酸等美白保養品;不過眼周肌膚比較脆弱,使用時要留意濃度不能太高,避免眼周過敏、刺激。
- 醫美療程:膠原蛋白熊貓針、皮秒雷射等臉部雷射破壞代謝黑色素,亦或是美白點滴也能改善色素型黑眼圈。
血管型黑眼圈
- 避免熬夜與正常規律作息,並避免用眼過度;倘若有過敏症狀,建議就醫找出過敏原並加以治療。
- 平時保養:適度熱敷眼部,舒緩眼周血液循環。
- 醫學美容:膠原蛋白熊貓針、美容點滴、ILIB靜脈雷射。
結構型黑眼圈
- 主要源自於組織流失,需避免急性老化,比如:報復式減重(體重瞬間下降)、營養失衡、過度運動、特殊疾病等都是容易造成脂肪或是膠原蛋白減少。
- 平時保養:攝取膠原蛋白含量較多食物,舉例:豬腳蹄、豬皮、牛蹄、雞腳、雞翅、雞皮、魚板、魚翅及軟骨等。
- 醫學美容:膠原蛋白針、玻尿酸、舒顏萃、艾麗斯、晶亮瓷、洢蓮絲等。
混合型黑眼圈
每天的例行保養中,眼周的保養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每個人一天眨眼上萬次,牽動眼周的無數肌肉和肌膚,因此適度的保濕與防曬、熱敷、輕柔地按摩都是必要的唷!
有任何黑眼圈、眼周相關問題,歡迎詢問堅持原廠儀器與正貨的光靚美學診所,專業的劉慧穎院長與蔡思嘉副院長為您解答!